危险的直觉

在持枪要求严格的德国发生枪击事件,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周六一直追着 DW 的新闻,这么一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周边大楼里的一位居民大声斥骂他,其中包括种族歧视用语。而枪手则回应称“你们现在满意了?……我是德国人……我出生在这里,在哈尔茨4(长期失业救济金)的环境中长大。”

警方已经证实,视频中的枪手正是慕尼黑血案的凶手。

是这么一段描写,才让我真正明白了,那已经在无数的评论文章里提过无数次的论点。

人对自身的绝望和对社会的憎恨产生袭击;带有明显标签的袭击事件让人对特定的人群产生恐惧和疏远;恐惧和疏远造成排挤和隔离;被排挤和隔离的人群陷入贫困和绝望,久而久之便发展成对社会的憎恨。当一颗核弹爆炸,瞬间伤人性命的爆炸本身固然骇人听闻,之后长久驱之不散的、看不见摸不着,然而能够持续而缓慢地在更大范围内带来伤病的残留辐射,才更可怕。而恐怖袭击比核弹更为可怕的地方在于,在它的“辐射区”内的受害者里,有些可能会变异成同样的“核弹”,将破坏带入下一个循环。

在这次慕尼黑的案件里,枪手从自身经历的贫困里获得了对自身的绝望和对社会的憎恨;他身上的明显标签,是他的中东裔身份。这是个很不愿让人看到的标签,因为穆斯林背景移民群体的融入,本来就已经有够多的困难了。融入困难和这个群体问题频出是另一个鸡与蛋的关系,说不清先有哪个后有哪个,这里不多讨论。重点是,如今人们恐惧和疏远他们的理由,又多了一条。

愚钝者如我,直到这次袭击才真正看清伊斯兰国的把戏:只要普通民众有意无意地排挤和隔离穆斯林移民背景的群体,如今涌向欧洲的难民里哪怕一个极端分子都没有,以后也不用愁在这片大陆上闹不出什么幺蛾子。更何况,为了保证这个循环能够开始,他们已经安插了亡命徒,已经闹出了很多事。

整个恶性到极点的循环的每一步,都似乎是人心很自然的反应。然而我们依然必须避免恐惧从对事件本身到对某一族群的扩大,还必须避免从恐惧到排挤的相变。

这是很困难的。我自己就颇花了些时间,才意识到自己对穆斯林群体的以偏概全的不妥,虽然我自己也是本地文化之外的移民,虽然我自己也认识一些穆斯林背景的朋友。

在范围更广的民众范围里,能够做到这两点的人,很不幸地,也是少数。各国民族主义的抬头便是明证。

毕竟,“他们之中出了一个杀手,我希望以后能彻底避开他们”,是人心近乎本能的直觉。贴标签太容易了,概括化太容易了,每个人的心都对这两样任务游刃有余、乐此不疲:金发女郎没头脑,精神病人就是疯子,同性恋都是感染艾滋病的乱交者,河南人是骗子,罗马尼亚人偷人皮包有一手……

于是,我们正在做的,是在加固一个致命的恶性循环。正在窃笑的,是谁?


P.S.

  1. 我并没有嫌弃人的贴标签和概括化的能力。毕竟,分类和概括是人必不可少的两种重要的能力。至少,如果当初人类祖先看到一个人被狮子咬死之后便对所有狮子乃至看起来有点像的豹都敬而远之的话,可能现在也没有热爱作死的我们;
  2. 有些人反对慕尼黑血案报导中提到凶手的伊朗裔身份。然而我觉得,外族人在一个地方犯案,报导中说明民族背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实话就实说、不隐瞒可以报导的信息,应该是媒体的本分。担心加剧民族情绪?提供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的评论不也是媒体的任务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