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有电影剧透】
看了《海边的曼彻斯特》。之前听预告片背景音乐里“I am coming home”唱得空远又明亮,感觉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治愈系故事。在笔记本上看的时候,还在摆弄手机,分心程度几乎前所未有。结果不意外地漏掉了很多细节,一开始连叙事方式都没有完全搞明白。
然而这并没有让我逃过这个故事扇过来的一巴掌。自从沉闷又暴躁的男主身后的往事被揭开,我就在盼着他能和在侄子的相互扶助中走出阴影。可是,他终究还是把这个仅有的至亲托付给他人,终究还是离开了再也无法接纳自己、也无法被自己接纳的故乡。电影结束,留下沉重的无力感。
原来预告片根本是假的,正片这么致郁,如此行骗简直没良心。
不过这部电影得到好评,也应该和这种残忍的真实不无关系。
发生过的事情总会留下印记;一些印记,是伤口;一些伤口,是无法复原的。已经是一年半以前,我不慎在切胡萝卜的时候切掉了小小一块指尖(结果到现在也不太愿意买胡萝卜)。伤口愈合之后,留下一个淡淡的瘢痕。虽然几乎看不出曾经受过伤,但那里的触觉多少有些不一样;稍微用力按下去,就会感到些许疼痛:重新长出来的组织,毕竟和原来的不一样了。
翻回去看那段时间的旧日志,有些意外地发现,那个小事故没有在这里留下任何记载。有的只是仍然杂乱又不着边际的想法,是另一处正在努力愈合的伤口上丛生的肉芽。
啊,那段时间里可真是够矫情的呢。
再明显不过的是,彼时我对那个人的不舍。如今我反而在尽力避免和那一对的任何交流。
不堪的往事纵然要背负一生,能不时时看见刻刻想起的话,还是让它隐于身后吧。古旧的记忆会渐渐固化成名为历史的象征符号,棱角模糊,色彩柔和,简单记载着往事怎样塑造了一个人。被塑造成我们的我们,只能尝试避免与历史的载体重逢,试图以此躲开回忆的钝刀;而对于那些已经永远留下来的伤痕,我们无能为力。
啊,刀切到手这件事,我是被碎瓷器割伤的,导致我从那以后就十分畏惧锋利的东西了呢。被割的是左手,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看见害怕的东西,就将左手紧握着。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
字体颜色换了也逃不过 rss 阅读器啊。我刚开始还纳闷,鼠标一拖,顿时明了。是为了不剧透吗?
现在的我好像只能说出“珍惜当下”这样听得腻烦的话,但是确实是个真理。就看能不能知行合一了。有些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大家都不做,你要不要做做看?
PS:刚夸你标点符号用得好呢,就发现有个全半角疏忽:“啊,那段时间里可真是够矫情的呢。”
跑去自己的 feedly 一看,果然露光了……还是在开篇加上剧透警告好了 Orz
“珍惜当下”嘛,真做起来是挺难的,尤其是对日常的细节记忆力算是不错的人来说。毕竟回忆里的事往往被美化,当下的处境如果只是“还算不错”的等级,人就往往会开始“想当年”。当然如果有黑历史的话做到对当下心怀感激还是比较容易的,我现在就觉得没有喜欢的人反而自在~(人生输家组确定)
至于混进去的那个半角逗号,我是怎么在一堆中文字符里输进去的……谢指出,已改正。倒是我也经常故意乱用标点啦,比如经常只用一边括号(倒是没有“自己单身所以括号也别想成双成对”的意思就是了
随手逼死了处女座